我不嫌晦气,来说说《咒》。
被很多网友唾弃晦气的电影,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,还是道德的沦丧?
其实该说的早已在微博说了,这里再跳出电影说一点,比如电影类型的趣谈,再结合同类型的《灵异咒》(日本)、《灵媒》(泰国)来讨论片中的祝福/诅咒。
没有任何恐怖的文字或者图片,请放心阅读。
《咒》是一部“伪纪录片”,这个题材,决定了电影的呈现格式和内容诉求。
有人说,只要架起摄像机,真实也就失去了一半。
纪录片就是如此——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,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
三个no作no die的年轻人网红,一对恋人阿东、若男,外加一个电灯泡阿原,去阿东老家,想解密灵异事件。
闯入阿东家族邪教供奉的地道,触怒邪灵,阿东阿原死亡,若男怀孕,之后精神失常。6年后恢复正常获得孩子抚养权,本想解除自身的咒语,把孩子作为祭品,却和孩子产生感情,想解救孩子。自己去寺庙找高僧做法,却害死高僧,孩子病重。最后再赴地道,被大黑佛母惩罚致死。
女主死前让观众起默念咒语,记住画符,做出手势。然后告诉大家,你们也成为了被诅咒的人,会分担她女儿身上的毒咒。
在某种程度上,我只能说《咒》可以算一部合格的商业片,却无法成为一部优秀的恐怖片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与《双瞳》等相比,甚至算是台湾恐怖片水准倒退,甚至次于同行的《[昆池岩]》。
首先,近两年热映的恐怖片题材热衷于“伪纪录片”的形式,但是请注意,这种形式如果追求行业认可度的话,开路的大前辈是《女巫布莱尔》,是典型的西式产物。东亚电影借鉴这种形式未尝不可,但几乎清一色将重点放在了民俗形式,表现的恐怖内容对应的也便大概率是“邪灵”而非中式恐怖核心的“鬼”
【方式一:避晦法】所有可能沾上晦气的地方都避开
① 女主让你跟着念的不要念。(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就把耳朵捂住)
② 女主让你记的不要记。(尤其是那几个字,因为我没有记,所以忘了是八个字还是十个字。总之那是咒语)
③ 很多圈字的那个图不要看,尤其是不要盯着字图中间看。
④ 那个奇怪的符号不要仔细看,千万别记住那个符号的样子。
⑤ 女主他们做的奇怪手势不要学。(电影中的大师说那是反祝福手势,是让人分担诅咒的)
影片的末尾女主会解开一块红布展示母神的真实面目,千万不要看
我觉得挺好的了,在伪纪录片这一电影形式里,前期铺垫到后期反转。一路的欺骗观众到最后的伏笔。
跟昆池岩,还有鬼影实录什么的相比,相比,我觉得这个更胜一筹。
最后的佛母的洞是亮点。欺骗观众也是亮点。
剪耳朵是用来献祭。
大黑佛母的脸是洞。
深深地隧道是洞。
女孩的身体是洞。
一切都是深渊。
祸福相依,生死有名。
以上吧。呵呵。
希望台湾省的恐怖片能越做越好。
thanks.
[咒]
当影片到了最后浮现演员表的时候,我的精神还处在恍惚之中。不是被惊吓到,而是为母爱的呈现所震撼到。
片中的单亲妈妈李若男说不清楚自己对女儿的爱是从哪一刻开始的,这不也正是每个人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所产生的困惑么?更准确得说,转变来得太突然了,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,从在乎自己转换到在乎别人,由于没有经验,动作显得很笨拙, 情绪可能照顾不到,或者不经意就造成了伤害。
但说到底,爱是种本能啊,无关乎回报与否,当一个特别的生命出现在你眼前那一刻,身体不由自主得做出了行动
《咒》走近科学:究竟是人性的扭曲,还是道德的沦丧?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gxjjyjy.com/dy/id-17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