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于我以前看的法国片多数都走散文化自语式路线,《今夕何夕》是一部标准纯粹讲故事的剧情片。一直以为法兰西女郎都该是风情万千、性格独具的佳人,突然有一个中庸美女跻身期间,略微惊诧过后,感觉还挺新鲜。
《今夕何夕》改编自同名原著《What The Day Owes The Night》,字幕上译作《白天不懂夜的黑》。这种译法倒是与电影风格不谋而合,将夜与昼的对立柔化诗意。
故事始于上世纪30年代,在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宏大历史背景下,镶嵌了一个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。男主人公尤内斯是一个漂亮的阿尔及利亚青年,自幼年起就生活在法国、西班牙的亲人和朋友中间,并爱上了一个法国女孩艾米丽。这种种族身份的碰撞影响了他的一生。
以故事的历史跨度而言,其实很有拍成史诗的资本,但是导演最终却把它拍成了轻盈婉约的爱情长剧。整部影片的把控有些像电视剧,节奏平平,面面兼顾,多了琐细,少了起伏。影片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就是她的美丽——明媚风光,青春面庞,诱人胴体,充盈全片,无疑是2小时40分钟的视觉享受
法国电影《今夕何夕》发生在如此大的背景之下,种族抵挡不了的爱,却被伦理和埋怨所阻碍。爱的如此却步。徒留的悔恨要用两个人的一生来偿还。爱的沉重,爱的如此小心翼翼,生怕自己伤害对方哪怕一点儿。之后双方都不敢为爱迈出一步,结局只有这梦中的牵手........ 影片最后,当他老了,心爱姑娘的儿子给他打电话,而她已经去世,留给他的遗物是儿时他送给她的那朵玫瑰。花早已风干,微风袭来,花瓣随风飘散,如同恋人之心,又如这一生为爱流出的滴滴血泪!
尤内斯对艾米莉的母亲是青年人难以自持的性冲动,对艾米莉是发自内心的深情。一切似乎太过于巧合,都说战争让两人感情坎坷,但正是由于战争,尤内斯才敢正视自己的感情,对艾米莉吐露深藏于心的痛苦和压抑。
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,艾米莉的爱情早已在等待中变得沧桑,一段从没开始的事情,就这样被了结。
陪伴尤内斯的,还有从小便经历的人生百态,处于社会底层阶级父亲视若生命的尊严,儿时经历的各种分离,和艾米莉的爱而不得,朋友的离去,种种情感,压抑在尤内斯的心头,有些遗憾
(大量剧透,文末有部分截图)
这是一个宏大历史背景下的爱情故事。
男主人公:尤内斯·马赫伊丁,阿尔及利亚人
影片由一片丰收的麦田展开。饱满金黄的颗粒,在尤内斯一家看来是真主没有放弃他们,给了他们一条活路。然而族长早已觊觎这块地,得不到则毁之,半夜熊熊烈火烧完了整片田地,尤内斯父亲跪在火焰中,卑微、无助、绝望。庄稼既毁,尤内斯一家屈服,无奈的离开这个他们生长的地方,搬去了奥兰——在尤内斯看来是另一个世界,另一种生活。而奥兰,正是尤内斯父亲的哥哥居住的城市。
1939,奥兰
“我的大伯没有见到他的国家在愤怒中爆发,他死于1954年11月1日独立战争的前夜,一伙人发起了行动。午夜12点整,导火索点燃了,阿尔及利亚燃起熊熊烈火。”
大伯死后,Jonas变回了Younès,而故事又是从Younès成为Jonas的命运开始的(因为阿拉伯文太过显著,会招惹来不必要的民族仇视)。可能因为童年应该是纯粹的,Alexandre Arcady(导演)选择了一个阿拉伯小男孩的视角,来讲述这段发生在战火中的年轻人的故事。
电影的时长162分钟,一场8年的独立战争其实只占了小段篇幅,Alexandre Arcady更多的在表达一种遗憾。
首先,故事从奥兰开始,这是阿尔及利亚西北部的一个港市,农工业都较为发达。但Younès出生贫农,一场大火烧光了含辛茹苦的日日耕耘,政府收回了土地,父亲已老,还摊上了倔强的坏脾气,死命如果一个男人不能养活家人,就不再配称为男人。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轻易屈服于现实的苦难,但为人父,最后只有任命把Younès托付给较为富裕的大伯。Younès离家后,父亲嗜酒如迷,母亲和妹妹无人照料,悲剧就这样作为开篇的铺垫。这是第一个遗憾
【今夕何夕】相爱而不能相守,凄美的故事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gxjjyjy.com/dy/id-559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