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年的一个冬夜,改完试卷回宿舍已经快两点了,看了两集亮剑,有所感触乃至夜不能寐,天明记于备忘,今晒之。
以前只是认为《亮剑》看着提气,且时常诟病其中细节问题,再看一遍,发现李云龙调到败军独立团之初的领导方法实在令人叹服:
1.向师部请求留下原团长孔捷当副团长,肯定成绩,抚慰情绪——稳定军心;
2.利用被袱厂厂长一职,带来两百套新军装——见面礼;
3.请旅长陈赓训话,立下军令状——激扬士气,明确部队任务;
4.自己发表演讲,培养部队气质——野狼团;
5.从失败中汲取经验,加强提防——避免重蹈覆辙;
6.
7.用新来的高手魏和尚作为警卫员(本来应该是赵刚的)——确保个人安全;
8.与政委赵刚分工明确,晓之以理且胁之以权,白刃战中令魏和尚前去保护——增进信任,避免摩擦,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;
9.压缩二营为连,整顿干部,调来老部下张大彪管理——后改为一营,成为嫡系;
10.新建骑兵连,五挺机枪换来孙**(后战死)——增强部队作战实力;
从小看到大的一部电视剧,真的是百看不厌,想到独立团骑兵连长孙德胜只剩下一人也要向敌人进攻,真是打出了我中国军人的军威,即使是死,也要亮剑,每每看到这个片段,还有配有的音乐,真是让人热血沸腾,又有悲痛惋惜,可歌可泣,全剧以独立团为主线,展现了中国军人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的英姿,显示了中国军人抗战到底,永不言败的决心,致敬!
《亮剑》作为一部抗战剧,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已经是十分的优秀了,其中很多台词放在今天都是不过时的流行语,但我第一次上豆瓣看评分时,竟然只有8.6分左右。
现在已经9分了,确实高了不少,但是看到打一星的人我还是有些不能忍受。
你们用脑子想想可以吗?拍出后半部分能过审吗?铁定会被毙的部分为什么要拍出来?你们知道就光是前半部分剧组和公司就投了多少钱吗?拍出后半部分然后让毙了,怎么,你们负责众筹给剧组补亏缺吗?
重新看的时候发现一些很奇怪的记忆点:
五万多头猪抓三天都抓不完
鄙人不善于奔跑
大学生和工农兵结合,就是你和我结合。
戏最好的是陈庚和方立功。陈十年的flag真的太痛了。网上有人写方参谋的梦女文,斯斯文文戴个眼镜娶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小姑娘,也很甜蜜的样子。
窃以为拍不完整不如不拍,多留点篇幅拍战争,后半段军校那里看得非常鸡肋。
《亮剑》小说完成于1999年,那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年代。小说旨在以李云龙及其家庭和战友的悲剧命运深刻揭示“大动荡”带来的巨大灾难。遗憾的是,电视剧《亮剑》则断章取义的选取了书中光辉的片段,而负面的东西统统删除。把一个含有深刻内涵的作品阉割成了一个追赶时髦的主旋律赞歌。时代使然也。
建议看过电视剧的朋友都去看看原本的小说。没时间看小说的朋友就在这里看看亮剑的结局吧:。 丁伟,少将军长,1957年因对庐山会议不满,公开发布反对意见,遭逮捕
亮剑:口碑不衰!成也独立思考,败也独立思考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gxjjyjy.com/dy/id-15710.html